你長壽還是短命,看走路就能知道?醫生:這4點才是關鍵




對於我們來說,走路已經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。

但若說走路快慢,還能預測壽命長短,是不是感覺有點扯淡?

其實,你還真別急。

這看上去平淡無奇的動作,的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評估中老年人的整體健康狀況。


走路快慢,能夠預測壽命長短?

走路看上起很簡單的方式,但要想要正常進行,還得與人體的骨骼、神經系統與肌肉等完美配合,此外還需與心血管系統與呼吸系統結合參與。

由於在走路時速度基本都是恆定,身體會自動調節步伐,讓速度與自身系統功能保持相應。

美國匹茲堡大學就曾做過這樣研究,數據顯示:走路速度保持在每秒0.8米或更快的老人,實則壽命往往比平均預期要長得多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
為了能夠延長壽命,我們還需刻意去提高走路速度?

事實上,步數與一個人預期壽命還存在一定的關係,但這裡面的關係要多大,醫學上還得再繼續分析。

因此,在這裡可不鼓勵大家抓緊時間快走,畢竟提高走路速度,延長壽命之間的聯繫,尚未有證據可以證實。

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,平時多徒步也是一種不錯的鍛煉方式,每日活動量若能保持在6000步,其實有益於保持身體健康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
走路慢,是不是隱藏著一些健康隱患?

人體到了30歲之後,肌肉就會每年保持0.5%-1%的速度自然流失。到了五六十歲,人體就會發現自己的肌肉量、肌肉力量與肌肉功能減少,在醫學上成為「少肌症」。

這個階段的老人會發現自己腿腳逐漸變得遲緩,腿腳也不怎麼利索。這是因為平日生活中久坐久卧、缺乏運動、蛋白質攝入不足以及消化功能不好等原因,導致肌肉流失逐漸加大。

再加上人體年齡增加,骨質疏鬆的癥狀也越明顯,若本身還患有靜脈曲張、下肢動脈硬化或關節疾病、三高等,下肢肌肉供血量與代謝廢物清除會受到影響,走路的速度也就開始減緩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
要想活得更長,單靠走路是遠遠不夠

壽命的長短,除了一些先天基因我們無法控制,但有很多時候更勝如「事在人為」。

第一,飲食

控制熱量攝入,是至今為止唯一已被明確證實的延長壽命方法。

因此在日常生活,要想遵循科學的飲食原則,我們不妨可參考這張圖:


第二,睡眠

充足睡眠是健康的重要基礎,對於中老年人而言,每天睡眠時長必須不低於7小時,中午可結合自身情況是否小憩0.5-1小時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
第三,心情

對於中老年人而言,保持心情平和,適度開懷大笑有益於身心健康。

在生活中,不妨可參加娛樂活動,多與其他人交流。若身體與經濟允許的話,還能有計劃組織旅遊,娛樂身心。


第四,醫療

經濟、醫療水平也是健康長壽的重要保證,定期體檢能夠及時了解自身健康情況。

一些慢性疾病也能夠得到控制,對於早期發現腫瘤更是最關鍵的一步,早發現早干預,預後效果會更好。


via